简析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解谜游戏 知乎 简析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简析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2023-07-14 11: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杨春煜

  一、历史背景

  (一)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加剧

  19世纪80-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剧,这是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同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清政府的统治也摇摇欲坠,社会危机日益加剧,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二)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思想是在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随着西方文化的东渐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一些有识之士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和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也逐渐接受了近代的政治价值观念。戊戌维新以后中国社会的政治发展过程,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系统的政治哲学论著之一,《大同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家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认识水平。

  (三)中国人自立自强

  近代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在抗争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在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以及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了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他们企图采取不流血的和平手段进行改革,通过君主立宪的道路,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四)个人经历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走出国门的康有为先后游历了日本、印度、美国、意大利、法兰西和英吉利等一些国家,亲眼目睹了西方社会。他也曾向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渴望自由、平等、博爱。但是不久,他在考察西方各国情况时,发现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千孔百疮,弊病很多。既然,封建社会已腐败不堪,资本主义社会也并不理想,这就促使他去寻求另一个更理想、更美好的社会,因此诞生了中国人研究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走势的第一部社会主义著作—《大同书》。

  二、大同思想

  (一)平等观

  平等观是康有为思想中闪光点之一。康有为认为“男女皆为人类,同属天生,而且女子最有功于人类,男女应该平等。”然而,我国的传统却是“重男轻女”。在男女平等问题上康有为这一思想是先进的,对当时和现在都有积极意义。

  在《大同书》中,康有为认为,男女平等体现在权利上的平等。尤其是社会权利方面,他对此有广泛的论述,综合起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受教育权利、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经济上独立的权利、礼仪对等的权利以及自由婚姻的权利。人们在政治上享有平等的权力,男女性别平等,子女与父母人格上平等;在经济上人们也是平等的。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康有为特别强调要取消等级制度和种族的区别,人人平等。此外,康有为尖锐地抨击等级制度,并且指出在大同社会已无贵族、贱族之分,消灭了阶级,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

  (二)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思想是康有为《大同书》的又一亮点。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康有为设计的医疗、养老和教育体系。康有为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以人民为最高本位,实行公养、公教、公恤等政策,具有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措施,是一个高度福利化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一个安定和谐的理想社会,而且康有为特别关注社会下层劳动人民,体现了康有为对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怜悯。这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照顾到了社会各个阶层,而且奖励仁智,微惩懒惰,建立了一种内在的激励机制,激励人们不断追求新知,不断创造。此外,康有为重视德治,力图构建和谐社会,奖励有创新精神的人;在维护社会公平的基础上,奖励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

  (三)教育思想

  教育是康有为关注的重点。康有为的教育思想借鉴了中西方教育理念,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认可,强调德育;又有对西方教育理念的运用,注重全面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教育,主张新式教育,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这种素质教育思想体现了人本主义和新伦理主义色彩,具有深远的教育学意义,对于我们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仍具有借鉴的时代价值。

  康有为提出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思想。康有为把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归结为德、智、体三个方面,并以德育为先为重。康有为是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最早提出者。他在著作中探讨了和美育密切相关的问题;康有为的美育观念其实是乐教和环境审美教育的结合体。康有为非常重视音乐对人心的影响,这源于以《乐记》代表的儒家音乐思想提倡中的乐教传统。他也非常重视环境的美育功能,他认为学校院所等建筑应当选择花木优美之地、环境宜人之所。

  康有为非常注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他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对当时及后来学校教育内容的革新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四)伦理观

  在《大同书》中,康有为批判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对君国、家庭提出了许多新设想。

  康有为把人类社会推演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不断进化的系统程序,亦即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他极力反对“君权神授”,封建帝王僭称“天子”这一套传统说教,指出“人人为天所生,人人皆为天子”,否定了君主“受命于天”这一谬论。他甚至认为封建帝王是导致人类流血争夺、破坏平等的罪魁祸首;他批评君为臣纲的封建伦理违天背理,剥夺了人生而平等、自由的权力。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渐进的改良,所以在维新变法运动中他们所提出的一项基本主张就是要改封建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使社会进入“升平”。

  在康有为看来,家庭作为最基础的社会单位,在据乱世和升平世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太平世却必须废除家庭,否则有碍太平社会的构建。康有为把家庭看成是一切私有观念及不平等现象的根源,提出欲至大同,必须要消灭家庭。

  三、当代启示

  (一)注重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大同理想对国人的思想指导和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同书》唤醒了国人,起到了精神指导和思想启蒙的作用。《大同书》还为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铺垫了道路。康有为的《大同书》中批判吸收资本主义思想,糅合了中西文化,在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独特的大同理想,是对中国传统大同理想的创新。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理想的融合,为中国人接受社会主义社会和确立长远历史目标奠定了思想基础。深入研究其大同思想对了解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兴起和传播和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制度选择等各因素都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二)不断完善、发扬和谐思想

  《大同书》产生的时代是中国内忧外患并存的时代,虽然与我国当今的国情不可同日而语,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那时的中国和如今的中国都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所以,清末民初的一些思想还是值得今人借鉴的。如今我们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康有为的大同思想的某种继承、深化和创新。对康有为大同思想的研究,为我们现今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大同书》中的大同思想与今日的和谐社会各方面都有联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仍可借鉴其注重公平、重视创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从《大同书》中得到一些启示:深刻了解当前我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完善社会主义民主,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丰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三)加强素质教育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建构了一个极富浪漫空想色彩的思想体系,他的教育思想建立在大同世界的理想主义基础之上,带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康有为的素质教育思想体现出人本主义和新伦理主义的色彩,具有深远的人口学和教育学意义。康有为对生命的关爱不仅表现在对生命权利的高度关注,还注重生命意识的培养。对于我国教育体系中长期存在的“重知识轻素质,偏理性轻感性”等问题,《大同书》中的生命教育思想就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思想。当今中国是全世界教育人口最多的国家,在经济不够发达、教育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支撑了近五分之一的世界教育人口,并且保持了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值得总结,有深厚的教育思想需要提炼;其中,素质教育就是中国最生动的教育实践和最具民族性、本土化的教育思想。大同思想中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四)选择正确的价值观

  《大同书》不仅启蒙了中国人,还给予当时一部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热情和信心,使他们投身到革命实践中去。《大同书》寄托了康有为“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对于现行状况的解释乃至对于全球体系结构的塑造,价值取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断言,这个世界的最终竞争,将落实到价值准则的选择。“文明的冲突”归根结底就是价值选择上的冲突。当然,“文明的冲突”这种提法本身,就是西方价值观的产物,然而中国文化中的价值取向及其所包含的潜力,绝非西方价值观念所能及范围。基于中国文化价值的观点,比如费孝通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截然不同于西方喜好冲突的主张。因此《大同书》中的价值取向在当下依然具有意义。

  四、结语

  康有为的《大同书》是在其晚年成书的,可以说是他一生的政治思想的总结性著作。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部系统阐述乌托邦思想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著作,其思想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在很早的时候就对清末的思想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人类的前途与命运的关注,是每一个时代的思想家义不容辞的使命。《大同书》所体现的大同理想表明,康有为正是这样一个自觉地意识到了这一使命的思想家。无论《大同书》存在着什么样的理论缺陷,这部著作无疑是近代思想史上最杰出、最系统的一部政治哲学论著。《大同书》虽然是一部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论著,但是这部书和他的大同思想告诫我们只有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对社会的未来、人类的命运做出正确的判断。

  (作者系校院2015级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